吃止痛藥,吃到終生洗腎!許多患有偏頭痛、關節炎的老年人幾乎天天吃止痛藥,盡管身體不痛了,最後卻得面臨洗腎的命運,腎臟科醫師提醒,止痛藥可不能隨便吃,以免吃出問題。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國泰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馮祥華表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止痛藥,一旦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至腎功能變差。

馮祥華指出,非類固醇止痛藥物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血管不容易擴張,腎臟血流量就會變少,久而久之,腎臟功能就會變差,症狀輕者則腳腫、尿液血液檢查結果異常、血壓升高,嚴重時,就會罹患尿毒症,需要洗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徐永勳表示,門診經常收治到濫用止痛藥,造成腎臟功能壞死的老年患者,檢查之後,多數為腎小管間質炎,原因是服用過量的非類固醇止痛藥物。

徐永勳指出,許多老年人都有痛風、關節炎,只要覺得一痛,就要求打針、吃藥,或是到西藥房購買止痛藥,有些人幾乎是天天吃,吃久了,就傷胃、傷腎。

徐永勳解釋,非類固醇止痛藥的療效迅速,在短時間之內,就能緩解症狀,所以藥局藥師通常會推薦這類止痛藥,患者也覺得不錯,所以就天天服用。

徐永勳說,部分年紀大、且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對非類固醇止痛藥相當敏感,就曾收治過只打了兩針止痛藥,就出現急性腎衰竭的患者,建議腎功能不好的民眾,在服用止痛藥之前,一定要先請醫師評估,民眾千萬不要隨便服用止痛藥,更不要跑到藥局自行購買止痛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