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我怎麼跟你說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現在的人,特別喜歡研究「溝通」這兩個字,我們首先來想一想,為什麼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呢?這不正代表了彼此間出現了許多隔閡嗎?當我們繼續探討下去時,才知道原來是我們說出來的話出了問題。

所以,經常會聽到老王對著小李說:「唉!算了吧!這件事情,我怎麼跟你說也說不清楚啊!」說到這裡,我們才知道人們所說的話,雖然一方面在拉近你我之間的距離,一方面卻又形成另一種障礙,所以禪宗才用「直指人心」來破除語言與文字所帶來的屏障;簡單的說,如果兩個人之間的溝通已到達那種不用言語就可意會的境界,這麼一來,「溝通」就不再只是「講求技術」,而是「講究藝術」了。

  「技術」指的是有形的方法,而「藝術」則是一種無形的感念,當我們學了許多看得見的溝通「技術」時,往往因為溝通的方法一多,便容易產生彼此間的干擾與矛盾;相反的,如果我們能體會到看不見的溝通「藝術」時,才真正的能夠「通達人心」,也就是老子用「無」來領悟「妙不可言」的溝通最高境界;「不可言」,就是用不著言語,也就是「無聲勝有聲」,而這種意境,可不是一般人「聽」得到的啊!

  與人交談時,最好是點到為止,否則常常會言多必失,同時要說的恰到好處,否則將容易得罪別人,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千言萬語,交不到一位知心朋友,而往往因為一句話,卻得罪了一位真心好友」,所以體會「妙」不可言的境界,才是溝通的最高藝術,只可惜一般人總是努力在學習怎麼講?甚至還去背誦一大堆的溝通公式與規則,其結果不是容易亂套公式,就是造成缺乏應變能力!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多聽、多想、少說,保持「沉默是金」的態度,讓自己更內斂含藏,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的體悟出「惜字如金」的智慧!

  近年來,電視談話性節目多的不勝枚舉;然而,我們卻發現,當面對具有爭論性的社會議時,原以為可以透過各方的電視對話,來得到一些省思,進而找到問題的癥結,沒想到卻造成更嚴重的爭峰相對及雙方罵成一團的場面,非但原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又製造了另外一個問題,這樣的衝突,此起彼落,接二連三的反覆上演。

就在對話與辯論的衝突場面愈激烈時,電視收視率也隨之屢創新高,電視人食髓知味,似乎意會到只要愈是「挑釁」與「挑逗」的言語就愈能製造節目高潮,於是便刻意讓現場的每一句對話都充滿著「激情」與「煽情」,這麼赤裸裸的畫面,叫人情何以堪啊!

  這樣看來,我們很遺憾的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如果想要透過談話性節目,來說出一些「道理」時,恐怕是「剪不斷理還亂」啊!這不正應驗了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道理」如果可以用言語說出來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理,在今天特別標榜以「談話」性節目來討論時勢的電視媒體而言,這句千古名言,更顯現出它的大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其實,「談話」最高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夠透過心靈的語言來互相了解,同時引導每個人不要多談,而是去多想、多思考、多反省;就像是衝突後的溝通,如果爭執的雙方,沒有在溝通前冷靜的去「自我反省」,那麼隨之而來的「溝通」,將會是另一個衝突的開始,而這裡所說的「反省」,就是一種內省的自我修養,這便是前面說過的「無聲勝有聲」的情境;所以,天底下的「道理」是要讓我們「想」出來,而不是要讓我們「講」出來的。

 

成功法則

  1.「溝通」不能夠只是「講求技術」,而是要「講究藝術」。

  2.體會妙「不可言」的境界,過心靈的語言來互相了解,才是溝通最高的藝術。

  3.與人交談時,最好是點到為止,否則常常會言多必失,同時要說的恰到好處,否則將容易得罪別人。

  4.從現在開始,要多聽、多想、少說,保持「沉默是金」的態度,讓自己更內斂含藏。

  5.天底下的「道理」是要讓我們「想」出來,而不是要讓我們「講」出來的。

文章摘於《讓自己遼闊的25個智慧》、江正彥 著、方智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