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應正視憂鬱症的防治。三軍總醫院中醫部醫師黃怡嘉表示,臨床上常遇到患者懷疑的問到:「醫師,我常會心情不好,動不動就發脾氣,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黃醫師指出,情緒是表達每個人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但也不要錯把心情不好全當成憂鬱症。

中醫師黃怡嘉表示,心情不好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健康的。他指出,情緒是表達每個人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因此都會哭、會笑、會生氣、會高興、會難過,但也不要錯把心情不好當成憂鬱症。究竟怎樣才算是憂鬱症?黃醫師表示,憂鬱症是一種悲傷情緒表現失常的精神疾病,現代醫學對它的研究發現,是由於大腦內邊緣系統中,血清素濃度的不正常所導致,不過還必須有外在的心理社會壓力下才比較容易發病,也就是說外在壓力大,或是對於壓力的處裡不當便容易誘發憂鬱症。

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如果生活中出現以下情況,包括:沒有理由的就想哭;沒有理由的就心情低落高興不起來;食慾下降不想吃東西;對大部分的事情失去興趣、提不起勁或不想動;有想自殺的念頭或真正去執行;對自己沒信心、覺得自己沒用沒有人能幫助;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下降;以及睡不好。如果以上的情況,在每週的生活中出現超過一半,而且持續出現超過半年,那就必須懷疑有憂鬱症的可能性,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