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歲末年終,壽險業者建議民眾,藉著年終替自己的保單做健診 ,

與其盲目添購新保單,還不如檢視既有需求,看是否有需要調整處 ,使保障更合宜。

年終保單健檢 四大步驟
 
------------------------------ ------------------------------ ------------------------------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國際紐約人壽資深副總江明彥建議從四大步驟做起,分別是依收入或負 債狀況調整保額、依人生不同階段調整保障內容、留意投保時資料是否 有變更及投資型保單投資標的績效檢視。

在薪資調整不易的產業環境下,跳槽成為加薪的主要途徑 。江明彥建議,民眾如果薪資增加,可依收入或負債情形調整保額 ,規劃時可參考「雙十原則」,也就是較適當的保險保障額度是年收入 的10倍,在保費的支出上,則以不超過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為限。

舉例來說,年收入60萬元,不妨將壽險保額規劃為600萬元 ,年繳保費則以不超過6萬元為宜,以免保費負擔過重。

江明彥說,雙十原則的邏輯是考慮到如果家庭喪失經濟來源時 ,至少還可以仰賴保險金在10年間生活不成問題;有負債者 ,例如房貸、車貸等,更須在經濟可負擔的範圍內,再做保額額度提升 ,以避免突然事故後讓家中頓失經濟來源,更讓負債拖垮家人生活。

除收入或負債可能改變外,若是走入婚姻、生兒育女,抑或是退休 ,此時也須針對保單的保障內容調整,適時轉換保障內容或增加新的保 障。

除了檢視保額及保障內容是否有要調整外,當初投保時填寫的資料是否 有異動,也要注意,例如:職業內容、聯絡地址、受益人等 。若有變更切,最好主動通知業務員或保險公司更改,以免影響權益。

對有手上有投資型保單的民眾,江明彥提醒,應檢視一年來所選擇投資 標的的績效表現,考量是否轉換基金,畢竟投資標的不夠多元 ,或是表現不穩定,就算連結基金數量再多,也無法提供穩定且良好的 投資報酬率。

隨著市場的變動、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等,每一年的保障需求可能會不 同,每一個階段的檢視保單仍應以保障是否完整為優先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保單健診方式是否正確,不妨請壽險顧問協助。

【2007/12/18/經濟日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