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施耀祖】
2008.03.21 03:17 am
 

驢子會因為吊在竹竿前即將吃到的紅蘿蔔,而不斷的前進。那即將入口的美味:紅蘿蔔,就是驅使驢子前進的動力。

人類的需求看似複雜多樣,部分甚至可以高尚情操來形容,但大多數人還是以物質需求為基礎,以它為生活或生命的核心,窮其一生追求物質的最大化。個人的社會、地位影響力和受到的尊重,幾乎完全建立在財富的基礎上;有了特殊成就,隨之而來的是源源不斷的財富,二者交互激盪,再創高峰,最終仍以財富總量作為成就計量的單位。

企業是營利事業團體,清晰點出投資者與經營者的目的,投入資金和心力,並僱用一大群人,就是為了創造財富、建立權威和聲譽。善盡社會責任,可視為塑造形象的包裝手法,以避免因財富而招忌。

企業內為數眾多的員工理當為他們的付出爭取和成果適量等值的回報。回報必須和成果成正比,成果愈豐碩,回報也應愈多;成果不佳,回報自然減少。不成正比或沒有變化,當然會引起員工不滿,或讓他們提不起熱情。結果是不利於工作者、經營者和投資者,企業也就沒有發展的遠景。

成果的評量標準是績效,績效必須是可以度量的,而且必須建立在完全公開、公平的評價基礎上,讓員工付出的努力,和對應的報酬是相當的,才能激發每一位員工發自內心的熱情,克盡本分把事情做好。

大部分企業經營者,埋首於開拓業務領域、解決問題,關注個人績效的表現,戮力爭取投資者的支持,卻刻意忽略員工的實質獲得,視固定薪資為難以承受之重的成本負擔,對績效、報酬和激發熱情之間的關係,無清晰的認知,或昧於私心,分配給員工的比例偏頗,報酬被過度稀釋。

相對的,他們採執行不易、效果最差的嚴密式管理,拉長工作時間,彌補人員因缺乏自發性驅動力,而造成的低效率。捨本逐末,只會讓企業經營陷於泥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