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珍珠(PEARL):

珍珠是一種有機物(OR-GAUC)寶石,其形成完全是來自生物體,對外在異物入侵的保護,有別於那些挖掘自地底層中的礦物(我們稱之為無機物)。珍珠是來自一種水棲動物的產物,稱之為「軟體動物」(MOUUSKS)。
珍珠的誕生:

珍珠生產於珠蚌內。其形成的原因是:有異物進入蚌的外套膜內,蚌本身受到刺激,卻又無法將它排除時,便分泌碳酸鈣與真珠母將它包覆,此分泌每天約3-4次,每次塗滿的厚度僅0.5微米,需2-5年的時間,才能長成寶石級品質的珍珠。天然珍珠的形成:

外界的刺激物進入了特定軟體動物的「殼」(SHELL)與「外套膜」(MANTLE TISSU)亦稱 (肌肉組織)之間,為了抵禦這外來的入侵者,這軟體動物不斷的分泌出一種碳酸鈣的物質,種之為「珠母層」(NACK-E),能把這外來物,不斷的一層一層緊密的包含其中,這也就是天然珍珠的來源,亦即其形狀的產生。

珍珠的養殖過程:

養殖珍珠得從養殖母蚌著手,,母蚌需養殖於陰暗、乾淨的水域,耗時3-5年方可長成,長成母蚌被植入以貝殖核的技術非比尋常,必須在3分鐘內以最熟練的手法,將種核植入母蚌的外膜內,每個母蚌約可植入3-5粒種核。接著,母蚌被成列、夾入竹編之網內,來垂放進海裏,這時間通常選在每年3、4月,因此時的海水溫度最適宜母蚌外膜傷口的癒合。

母蚌自海水中吸收鈣質,並用來製造珍珠層,養殖期間,養殖者要不時巡視是否有海藻、雜物黏附在外殼上,若有水草或寄生物也必須除去。殼磨圓的「種核」,種核5-7mm,種核大小將影響珍珠形成後的尺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2800576

◎何謂珍珠

珍珠(Pearl):

1. 產自於水中的貝類軟體動物,是為有機寶石的一種。

2. 珍珠最主要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鈣(Calcium)。

3. 珍珠的硬度是摩氏硬度表(Moh's Scale)中3.5至4.5。

4. 顏色有白、粉紅、銀灰、金黃、綠、藍、黑等。

◎珍珠的形成與結構



外來物質侵入貝類,使貝類分泌珍珠層,覆蓋於外來物上,以產生光滑美麗的外表。

1. 珠核:珍珠的核心。

2. 貝殼質:最先包圍珍珠的礦物質。

3. 珍珠層:此乃碳酸鈣與蛋白質交錯排列的有機物與水份,也是珠光產生的因素。

珍珠◎分為三大類

1. 天然珍珠:

珍珠是蚌的產品。在海中有珍珠層的蚌類生物,當它張開貝殼呼吸,海中的沙粒或微生物進入蚌的體內時,蚌受到刺激感到不適,它便會分泌珍珠質將入侵物層層包圍起來以減輕痛苦。經過多年的分泌,入侵物便形成了珍珠。



2.養 珠:

人類蓄意模仿天然珠的形成,將一顆圓核插入蚌的體內,令它受刺激而分泌珍珠質。因此養珠的外層比天然珠薄。在蚌做了手術後,大約要三年時間養珠才長好,每一隻蚌只能養一顆珠。養珠也非常講究技巧,天氣轉變時要檢查蚌是否健康;養珠留在海裡太久可能會變樣;而日子不夠,珍珠母層不夠厚,則會形成質素差的養珠。目前,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優質養珠出產國。



3. 淡水珍珠:

它的製作過程與養珠相似。但不同的是:放入蚌體內的不是核,而是另一隻蚌的肉。一隻蚌可 以養16顆淡水珠。淡水珠體極小,也較便宜。近年來中國生產大量淡水珠,又有黑市買賣,以致 價格大幅下降。而淡水珠多產於河或湖的蚌體內。
◎珍珠VS.養珠
天然生成的珍珠幾乎已絕無僅有,一般所稱的珍珠,也就是海水珠──養珠,是由人工養殖,將珠核植入蚌體內,刺激分泌珍珠質,經過3年以上歲月層層包裹生長而產出。也因植入珠核為圓形,因而多半的養珠以圓形為主,且一般認定以大而圓為佳品。
而天然彩色珍珠則屬湖水珠,養殖過程大致與養珠過程相似,但不以核珠植入改以另一隻貝類的肌肉組織切成小條放入蚌內,令其分泌珍珠質將肉包圍而生成。憑藉著專業技術的提升與悉心照料,加上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孕育出各式各形天然彩色珍珠,有圓形、橢圓形、鈕扣形、水滴形及不規則形等,顏色有純白、橙色、灰色、玫瑰紫色等眾多色彩,在評比上也與養珠的既定原則大不相同。

◎珍珠的保養與清潔
1. 由於珍珠的硬度只有3.5至4.5;所以,不宜將它與其他飾品放在一起,以免互相碰撞,刮傷其表面。
2. 平時可用絹或綢布包保存。珍珠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及少量的水份,應該避免過於高溫、乾燥、 通風的儲存環境,以免珠皮光澤受損。珍珠需要新鮮空氣和一定的濕氣,最好每隔數月便拿出來佩戴,讓它「呼吸」、「透氣」一下。
3. 每半年,使用「中性」肥皂加水清洗一次;浸泡約 5 -10分鐘即可,以軟刷「輕」洗之。儘量避免用水「大力沖洗」珍珠飾品。水可能進入珠的小孔內,難於抹乾之餘,可能會殘留水漬,甚至連珠繩,也可能因此變色和失去韌性。若真要清洗,一定要用軟布擦拭乾淨,再風乾至少24小時。待其完全乾燥後,可塗抹少許橄欖油在表面。一來保持珍珠的圓潤;二來也可增加其光澤。
4. 勿使用市售之首飾清潔劑清洗珍珠;其化學成分,有可能會傷害珍珠層,或使其變色。
5. 使用香水、髮膠等製品時,應待「噴完後」,再佩帶珍珠。且若有汗...等水氣沾染,應用軟布擦拭,並完全風乾收藏。

6. 珍珠是嬌貴的寶石,需要您的細心呵護。

  珍珠之形成始末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便有珍珠之存在,由於其為海洋所孕育,早期的西方人稱之為大海之嬰(Baby of The Sea)。十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的皇室貴族,對於珍珠非常喜愛,而使十三世紀有「珍珠世紀」之名,此時所取得之珍珠完全源自於海洋或河川,為天然之珍珠(Natural Pearls)。  天然珍珠之形成,到目前為止仍眾說紛紜。較羅曼蒂克的說法是珍珠母貝在月光下,張開了殼,晨露進入它的體內,而成了美麗的珍珠,另有說法為貝殼受了沙粒的刺激,甚或海洋中之寄生蟲以其為宿主,而產生了珍珠,後者的說法乃為十八世紀法國生物學家的結論,此說法與二十世紀初採用外套膜植入法而被尊稱為日本養珠之父的御木本幸吉(MIKIMOTO)最接近。中國在十一世紀時,已有養珠之紀錄,至十三世紀,元朝的侯昌孚曾嘗試將鉛製之佛像,植入珍珠母貝,後來因無人繼承而不了了之。  簡單的說,天然珍珠為大自然形成,並無人為之介入。珍珠成分為碳酸鈣,容易受到氧化而不易保存,加上海洋河川之污染、大氣溫度之改變、且難以取得渾圓、質地勻稱之種類,天然珍珠就是在此情況下,逐漸稀少,直到養珠之發明,才又給珍珠市場帶來璀璨耀眼的風采。  外套膜植入法所養殖之珍珠,則是蒐集後並分選可以孕育成珍珠之珠母貝,品種較佳者予以保存,較差者則將貝殼內之螅肉,切成碎片,再運用類似外科手術之工具,將螅肉植入種珠之外套薄膜,並將之置放於等同於大海環境的實驗室,觀察兩星期,若控管不當,許多種珠常因此而死亡,存活者則放回海洋,持續追蹤,採收期以兩年半至三年半為最佳,若過早採收,珍珠層的厚度與光澤較難有好的品質,但若超過採收時間太久,則難改變其形貌。  目前珠寶市場上舉凡海水珠-南洋珠(south sea of pearl)、黑珍珠(black pearl)、日本養珠(cultivated pearl)、或淡水珠(freshwater pearl)均視為天然養珠。二、珍珠之分類1、天然珍珠(natural pearl)-取之於大自然。2、南洋珠-目前最佳與最大宗之產地為澳洲東北角,其較優良之市場佔有率約是世界市場的百分之九十,其他則漫部於如波斯灣、南中國海、印度洋或中南美洲等地,亦即中國沿海、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其圓周直徑大於1公分。3、日本養珠-顧名思義,以日本為發源地。以白色之價格最高,東方人較喜愛粉紅色,但值得注意的一點,乃顏色常在珠核植入的同時,已有色素置入,另外米黃色、黃色等多為個人之價錢考量或喜愛而有個別化之選擇。其圓周直徑小於10釐米,一般直徑若在8.5-9釐米已屬難得之優質珍珠。由於日本海洋為黑潮(寒帶海流)與紅潮(熱帶海流)之交會處,可帶來許多浮游生物供給珍珠母貝生長,因而在此養殖之珍珠,在環境與品質上皆優於其他海域,這也是日本養珠有名之主因。另外,日本本身也有生產淡水養珠,較為人知之處在琵琶湖(Biwa Lake),但由於產值不如海水珠,因而非其主打之商品。4、黑珍珠-較為著名之產地為大溪地。它是由黑唇貝所孕育之品種,顏色以黑色泛孔雀綠(peacock green)為最佳,另外如灰黑色、灰色、綠色、藍色等皆屬黑珍珠之範圍,其圓周直徑一般而言多大於1公分,但也有小於1公分的。5、淡水珠-中國大陸、美國五大湖區、日本琵琶湖等產地較為著名。目前中國大陸為最大宗生產國,由於其圓周尺寸一般都在1公分之內、且大多呈橢圓形或扁平、米粒狀,再加上大量養殖,因此,在珠寶的定位與價值上便略遜一籌,但是這兩三年來,中國大陸之淡水珠已逐漸突破與改善其品質,珍珠之渾圓度與尺寸大小,在近兩年的美國土桑世界珠寶展覽中大放異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大陸若能克服技術的困難,必可改寫淡水養珠之歷史。6、第三珍珠-此名雖為珍珠實非珍珠,它是用大海貝所磨成之圓珠,有珍珠之光彩,但比重較養珠為重,仔細觀察可發現它不具有珍珠之生長紋理,且粒粒渾圓,尺寸大小皆具,在百貨公司的飾品櫃上常可看見,若像南洋珠般之大串珠,幾千元台幣即可購得,非常容易辨識。7、第三代珠-又稱「科技珍珠」,此為十多年前日本的新發明。外觀很像優質之南洋珠,其內核以貝殼磨成圓珠形,然後再裏以珍珠粉,據稱可保用十年不會褪色,珍珠粉亦不會剝落,價格雖比同品質的南洋珠便宜許多,不仔細辨認,也有可能看錯,其售價可達十幾萬到幾十萬台幣不等。辨別方式可從其生長紋理與比重找到線索,價格也是一種參考憑據,此外,一些土法煉鋼之方法,例如以門牙磨而有沙粒感,實不足取,因為其外層乃包裏珍珠粉之故,容易魚目混珠。8、塑膠珠-由於比重很輕,非常容易辨別。三、影響珍珠價格之主要因素1、圓周直徑之大小-越大價格越高。2、渾圓度-越圓價格越貴。3、顏色與光澤。4、珠皮厚薄-珍珠在養殖時,常會因溫度突然改變或養殖時間過短,而影響珍珠外層之生長,一般而言,珍珠層太薄會使珍珠之外觀較無光澤,也不耐久佩帶,很快就會磨損,隱約可見內部的珠核而失去美觀性。5、透明度-此可用暗視野光觀察,隱約可見珠核但光澤亮眼,此質地為佳。6、生長紋理-畢竟珍珠為有機物,勢必有其生長之紋理,比如白色小點、小凸起顆粒、細沙狀表面等等,生長紋理有如寶石的內含物一般,越純淨之價值越高。四、南洋珠之價格為何比其他類別之養珠為貴?  南洋珠較大,以珠寶學之觀點而言,它除了具有美觀性外,也具有稀少性,我們可以用日本之海水養珠,尺寸在9釐米之最上等的珍珠項鍊,與南洋珠最上等之項鍊作比較,前者之價格最高可能只需幾十萬,但南洋珠之價格可能為幾百萬至上千萬台幣,其昂貴之程度可見一般。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http://hk.geocities.com/pearl161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lip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