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不宜做的13件事情
因為剛吃了飯,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這時睡覺會影響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同時,飯後腦部供血不足,如果飯後立即上床,很容易因大腦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另外,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率降低,易使攝入食物中所含熱量轉變為脂肪而使人發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指出,羊肉爐、薑母鴨都屬可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發熱的補品,不管體質偏熱或偏寒,都不適宜吃太多;有人因幾碗高湯下肚後,身體開始發熱,於是叫了冰涼啤酒,但就中醫觀點,酒類性屬溫熱,更加不宜,這也難怪配酒者往往隔天起床覺得口乾舌燥,「恐怕就是補過頭!」
申一中指出,如果本身屬燥熱體質者,肚子裡就像一把火,平常就宜食用溫和食物,甚至降火氣的食品,如果還猛吃熱補的食物,任誰都吃不消。他建議,這類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後,不妨喝點綠豆湯,或者多喝開水,調和一下。
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工作的神經學家華克(Matthew Walker)說:「我們認為,睡眠中,人們會打開記憶的光圈,看得更寬廣。」他說,許多這種洞察力,只有在人們「進入睡眠的奇境後」才會發生。
逾百年來,科學家一直想找出人類必須睡眠的原因。科學家所了解的,並不比任何初為父母者所體會的多。
健檢報告看不懂、手術前還是滿腹疑問,出院到底如何保養?衛教資訊有時不是聽一次就懂,永和耕莘醫院發展「健康醫訊e點通」計畫,方便民眾上網尋求健康資訊,下載衛教資訊。
「健康醫訊e點通」是衛生署補助永和耕莘醫院執行的「醫療資訊多媒體互動式光碟推廣計畫」,是一種互動網路,利用影像、動畫、圖片、聲音、文字等方式呈現衛教資訊,民眾可依自身情況,自由選擇、控制、存取各項資訊,再決定學習內容、順序;網頁也會依據民眾輸入資料、提供最適合個人的衛教資訊。
一項以躁鬱症為主題的校園平面設計比賽意外發現,高達7成參賽青少年並不太了解躁鬱症,往往把這個精神官能症視為相當嚴重且需要同情的疾病。精神科醫師擔心,若不能及早導正這種錯誤認知,將不利於未來躁鬱症的防治。
躁鬱症又有「桃花癲」之稱,通常好發於初春等季節交換之際,發生率約1~6%,國內目前約有70萬名患者,其中30萬名為未滿20歲的青少年,若不及早診斷及治療,他們的學業及人際關係將受影響。
南非「二十四小時新聞網」報導,八月二十日起在烏干達爆發的新型伊波拉病毒,因當地醫護人員不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傳染病,一開始就未能做好保護措施,已有四名醫護人員不幸罹難,這一消息傳出後,反而增加當地民眾的恐慌。
距離首都西部二百公里的邦迪布吉歐,是這次疫情的中心所在,當地選出的國會議員艾莉斯梅拉表示,根據衛生部的最新統計數字,十一月二十九日才被證實為伊波拉的奇特傳染病,九十三起疑似病例中已有二十二人死亡,其中四人為醫療人員。
首次對非白人女性進行兩項有關糖尿病的研究結果顯示,食用白米和麵包等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易使華裔和非裔的女性增加患糖尿病危險,若要降低患病危險,則需多吃全穀食品,攝取纖維最多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危險最低。
兩項研究的結果都與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的理論一致,即某種類型碳水化合物如糖和加工過的穀物,使血糖升高,損害體內利用胰島素和處理糖的機能。兩項研究登在「內科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
你曉得自己屬於那種體質嗎?只要到醫院接受中醫體質健康檢查就可一清二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中醫師黃仁彰表示,西醫以治療為主,當一個健康者走進西醫的診間時,往往很難找出真正的毛病,當然也不易提供合適的預防保健之道。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尋求中醫體質健康檢查,及早發現體質上的異常現象,再經中醫四診和相關診斷儀器的輔助,為自己身體健康把脈。
醫學研究已證實,適量食用黑巧克力不僅滿足人類味蕾,內含的可可多酚對抗氧化有正面影響,最新研究發現,可可內的植物性化合物黃烷醇(flavanols),有助降低血壓。
不少人喜歡吃中藥,但又擔心不知道怎麼選擇。中醫師建議,最好到有口碑、銷量較好的中醫診所跟藥行購買,如要辨別是不是合格中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有沒有衛生署核准字號。
市面上來路不明的藥品充斥,不僅危害民眾健康,也影響合法業者。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中藥組技正王鵬豪說,前年3月1日,國內就全面實施中藥GMP制度(藥品優良製造規範),並訂定中藥材的檢驗標準及強化標示制度,「購買有包裝、標示的產品,是最安全的方式,隔絕空氣的真空包又更為理想」。
會喘就不要跑步?不對! |
2007/10/24 |
【文/記者張秀珍 諮詢/台北榮總呼吸加護中心主任彭殿王醫師】
會喘就不要跑步?不喘,就可以不用吃藥?這些都不對!反而更應走出戶外,游泳、爬山。一般患者只要好好治療至少6周,1/3的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若不喘而停藥,平均6個月內便會復發,建議最好做規則性治療。 |
孔粗大 男人女人都討厭它 |
2007/10/23 |
【聯合報╱藍淑馨/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
媒體報導台灣女性最在乎毛孔粗大,「草莓鼻」、「橘子皮」都是「別稱」。毛孔粗大常伴隨出油多及粉刺增加,女人痛恨它,因為天氣熱時油多得無法著妝,天氣冷時又開始脫皮;男人討厭它,因為出油多者,年輕時痘花滿面,年紀漸長發現還伴隨頭髮漸稀,難怪成為「人民公敵」。 |